网站地图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栏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7年行政工作总结

  2017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学校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聚焦“高水平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梳理“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2017年学校面上工作进展

  教育教学方面,新获批3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总数达9个,位居全市高校前列。获批新专业1个、上海市全英语专业1个,推进4个中本贯通、6个中高贯通、1个市级全英语专业建设。获批市精品课程、示范性全英文课程、优质在线课程和重点课程共计22门,立项校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全英语课程共计50门,新建和引进在线课程31门,开设新课程81门。学校在线课程平台于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周期间正式上线。获批市重点教改项目3项,立项校教改项目19项,申报19项市级教学成果奖。新建32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272项,参与学生1300余人。承办2项市级学科竞赛,组织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大赛40余项,参与学生1500余人,获奖151项;组织开展第三方专业评估,对22个本科专业分两批开展了自主评估。组织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闭环系统;继续推进学业导师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师生互选、互动、互评及过程痕迹化管理,遴选学业导师480人,学业导师实现2016级、2017级学生全覆盖;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进行梳理,调整并新增成人学历专业5个。

  学科、科研与产业化方面,近90%的学科及方向团队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学科团队成员数达361人;纵向项目立项31项,到款经费842.99万元,横向项目立项120项,到款经费1303.6万元;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4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8篇;出版著作共42部,其中专著14本,编著10本,译著10本;新申请专利62项,获授权专利3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5项;新增技术经纪人18名、知识服务团队2个;科技园区总面积达37800平方米,创客中心面积达3600平方米;新入驻4个学生创业团队。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和录用各类人才73人(含人事代理7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48人,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海归人员6人,具有企业背景17人;48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其中16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人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职工总量达1057人,副高以上专任教师占比达43%,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5.6%,具有海外学习与进修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16.8%;组建77个教学团队,涵盖全校741名教师;兼职教师规模达349名,其中兼职教授41名,兼职主讲教师308名;5位教师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导师。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新开拓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15项,总量达48项,参与学生规模达381人;与境外高校新缔结协议29个,拓展与东欧高校合作,全球化布局更加优化;昆士兰学院完成澳方评估;中美合作办学布劳沃德学院项目二期协议签署,我校成为布劳沃德学院海外中心的国际合作项目协议签约;我校作为中方合作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筹备工作扎实推进;与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的合作启动,首批17名学生、1名教师赴德方交换学习,为中德合作办学打下基础;2个专业完成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班项目的课程对接,专班实现首批招生;中国高校首家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HWK)教育与考试中心在我校揭牌,首批32名学生参加HWK证书培训并全部通过考试,获得行业资格证书。

  学生发展方面,2017年学校录取本专科学生3653人、学历留学生19人。本科招生中,一本线上学生占比(不含上海、浙江、海南、山东、预科转入及艺术类专业)达63.9%。承办上海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上海市2018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港澳台侨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17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总数331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421人,专科(高职)毕业生890人。7名2017届毕业生赴西藏工作,128名同学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97.7%,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以“大学生学业支持中心”为载体,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课程不及格率大幅下降。累计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贷款835万元,发放校内勤工助学费用118万元,服义务兵役补代偿共计196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共计438万元,发放校级、市级、国家级学生奖学金共计898万元。培育52项科技创作作品,荣获上海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5项,市级“知行杯”三等奖3项,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1项。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2451人,其中537人获得学士学位。

  (二)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根据上海市教委工作部署和学校工作计划,2016年底启动了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审核评估贯穿了2017年全年,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年度记忆。上半年,以审核评估为主题,学校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学校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全校上下按照全民皆兵、人人有责的要求,齐心协力、全心投入,展现了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面貌和办学成绩。一年来,历经宣传发动、自评自建、预评改进、迎接评估等阶段,顺利完成了撰写自评报告、梳理、填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生成分析报告、上海方案新增指标数据分析报告、梳理评估工作材料等任务。

  通过审核评估,学校更加坚定了办学定位和道路自信,更加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对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融入教学、科研反哺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二级教学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总体上获得审核评估专家组较高评价。

  (三)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科研教学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以“良好”的评价结果顺利通过五年期建设验收。中心成为联合国大学StEP机构成员,代表国家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发声,实现了从服务国家到对接国际的跨越。中心执行主任王景伟教授入选StEP机构监督委员会,成为中国地区的唯一专家委员。

  “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成为2017年上海高校Ⅳ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建设单位之一。学校成为上海材料创新研究院理事单位。围绕“资源循环”产业链,聚焦“逆向物流”、“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与污染防控”、“再生材料高值化”3个学科方向,积极申报“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上海市二类高原学科。

  学科建设对本科专业门类支撑覆盖率继续达100%,对本科专业建设支撑覆盖率提高到82.5%,对40个本科专业中的33个专业实现支撑覆盖。其中,对3个经济学类专业、2个理学类专业实现100%支撑,对20个工学类专业的17个实现支撑覆盖。学科建设对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金融硕士、翻译硕士、物流工程、艺术硕士等硕士培育点也实现了全覆盖。

  (四)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条件建设和内涵发展

  制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做好服务特需项目结题验收工作,总结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形成评估报告。对照教育部颁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准,明确了学科优势和制约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短板,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积极拓展思路,寻求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建硕士研究生学位点。

  录取研究生73人,比2016年增长21.7%。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100%,签约率93.75%。新增校内研究生导师9人,总人数达到75人。聘任企业导师10人,总人数达到81人。新增上海市示范性实践基地1个,校级实践基地5个。研究生获得各类创新竞赛奖项近十项。

  (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对产业需求的适应度有新提升

  学校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校企合作协议签约,建设了中国大陆地区首个迪士尼教室和班级,引进迪士尼4门课程开展定向班教学与实践。与台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设立“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创意设计中心、“城市矿产”资源化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人才培训基地)。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联合申报目录外专业“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制造”,在飞机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员工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合作,学校作为理事单位加入“上海浦东汽车电子创新与智能产业联盟”。与科创365平台合作,承接科创新闻的翻译和播报任务,用五国外语全年滚动翻译并播报最新科创资讯,为实施上海科技走出去战略,把上海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弥补了重要短板,受到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关注。“今日科创”已成为全国首家运用中、英、德、法、日、俄六国语言播报科创资讯的新媒体。与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共建实验室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立“石墨烯热功能材料实验室”。以“产教融合”为主题,举行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周活动,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21家高校和企业的47名境外代表参会。

  (六)劳模文化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以迎接思政工作督查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修订了相关管理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承办高校劳模文化育人推进会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术研讨会,成立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建成劳模文化电子资源库并顺利上线。全国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近三十余家中央和上海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学校在劳模文化育人方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月活动,以劳模现场教学的方式,积极探索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实践。开设《劳模精神与职业信用》校本课程,通过学生自由选课,实施小班化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举办了“我眼中的包馆”为主题的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学生反响强烈,踊跃参与,共收到学生创作的微视频和H5作品38件,有15件获奖。打造《工匠中国》思政特色选修课程,开展专题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和现场教学,拍摄制作慕课并获市中国系列重点课程资助30万元,积极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聚焦劳模文化育人,打造工匠培育之路”为题,总结学校劳模文化育人实践,形成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特色项目。学校劳模文化育人理念和实践,得到了审核评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七)校园基本建设和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

  启动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二期半”工程)和金海路校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两个项目已列入上海市教委“十三五”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拓展工程(“二期半”工程)项目建议书已正式上报市教委,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市发改委专家评审,由市政府统筹建设进度。

  进一步完善金海路校区空间布局。高职学院布局调整工作实质性启动,在24号楼建成实训场所200平方米。完成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实验场所环境配套建设工作。建成通用机房、实训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等共30余个,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电废中心整体搬迁目标。初步建成学生活动中心,建成户外演艺广场。

  (八)师生服务呈现新亮点

  成功举办首届family day活动。一百多个教职工家庭、四百位教工及家属走进校园,参加亲子烘焙、彩泥DIY等活动,共同观看学生表演,体验学校文化,共庆学校57年华诞。落实教代会提案,完成十大实事工程。教职工体检单位由社会体检机构调整为三甲医院,2017年人均体检标准提高至820元,同比增幅10%。继续举办夏季学期教工子女“爱心夏令营”、“爱心暑托班”,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

  在保证学生大伙食堂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西食堂二楼和东食堂三楼建成风味餐厅,丰富伙食品种,提高伙食质量,延长服务时间,师生满意度、获得感切实增强。河东宿舍区和小高层宿舍区各引入一家超市,完善了生活服务设施布局,实现24小时服务。图书馆共享雨伞系统投入运行,50把雨伞流通800余次。

  2017级新生实现通过微信选择宿舍。2017届毕业生收到学校提供的个性化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信息,包括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和重要事件,如学籍变化、资格证书、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荣誉称号、海外交流、个人诚信、奖励记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这一举措得到了审核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九)办学保障水平实现新提升

  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经费重心进一步向内涵建设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初预算总收入4461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9547万元,事业收入12060万元,其他收入3007万元。2016年度决算实际总收入55806.24万元,总支出59852.37万元。

  2016年度事业支出中,基本支出41528.8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6247.58万元,日常公用支出15281.24万元);项目支出18323.54万元,主要为:财政拨款项目4728.08万元(包括:两基两辅建设、学生助学金、交通工具更新购置、信息化建设、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计划、后勤保障经费、市级高等教育代编项目等)、非同级财政拨款项目支出8344.73万元(主要包括:工程训练中心基建项目、地方高校化债专项经费、骨干教师激励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院校专项经费、协同创新建设经费、学生补贴、纵向科研项目等)、其他非财政专项支出5213.75万元(主要包括:学校横向科研经费、教育收费学费安排的学生资助离退休征地养老项目、地方高校内涵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其他资金支出36.98万元。

  2017年度年初预算总收入4897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4954万元、教育事业收入12305万元、其他收入1714万元。截至2017年12月18日,实际总收入57547.6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41409.27万元(主要包括公共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市教委代编项目8631.38万元)、教育事业收入12089.87万元(主要包括学校实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科研事业收入2071.56万元(主要包括学校横向和纵向科研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1419.07万元(主要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院校专项经费、其他委办局拨入的专项经费)、其他收入557.83万元(主要包括学校成本补偿收入、捐赠收入等)。在自觉贯彻有关财政政策和规定的同时,重视并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实现福利和事业发展同步增长。

  截至2017年10月,我校预算执行率在市教委系统89家单位中排名第17名。2017年4月初,上海市财政局安排注册会计师对我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进行审计,全面检查了我校经济运行状况,并给予充分肯定。

  加强校园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全面启用虚拟专用网络服务与公共网络地址白名单制度,提高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全校有线网络点位超过13700个,网络覆盖到学校所有建筑物,网球场、乒乓球馆实现了光缆接入。教室考勤系统投入使用,实现12883名学生、624名教师刷卡,涉及课程3349门次,总刷卡1417650次。

  以工作流程梳理优化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一体化改革。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内控制度、确立技术规范与优化服务体系等举措,固化、深化了改革成果,提升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成科研与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内涵建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审计、人事、信息化、留学生管理等11类工作流程发文,包括139个具体事项。

  图书馆增加座位数700余个。40万册图书加装芯片,为2018年实现自主借还打下重要基础。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接待人次稳步增长。2017年,共接待7334人次,包括校外113家单位3008人次、校内4326人次,进馆上课学生规模超过7000人次。

  1415名师生参加无偿献血,完成年度献血指标。进行了房屋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清查。截至2017年11月25日,新增各类固定资产2385件,增值4086.1万余元,完成低值及易耗品入库管理280411件,入库总额1768.9万余元。2017年全年无政治事件,无群体性安全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Copyright©2019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