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栏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一、发展形势与环境

  在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贸易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上海正依托“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自贸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我国正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高等学校是人类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文化传承与知识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人才,推动文明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等文件,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学校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机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认清新形势、发现新问题、理清新思路、确立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使学校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跻身上海乃至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为此,制定学校“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差距

  “十二五”期间,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明晰,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站上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

  (一)基础与优势

  ——治理结构改革迈出新步伐。按照资源共享、面向应用、特色为先、鼓励交叉的原则,学校实施了学科布局优化调整;按照管办分离、健全职能的原则,推进了职能部门改革;归并调整非常设机构,强化专家治学、民主管理;学校章程获市教委核准生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学校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工程导入”的培养模式初见成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论证,实施学分制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攀上新高度;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积极推进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实施招生就业联动发展,学生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业典型不断涌现;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水平;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各项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

  ——科研、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取得新进展。加强应用导向的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应用技术实施成果转化;获批建设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启动建设大学科技园,搭建师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成为上海市教委知识服务团队建设试点单位,建成一批技术转移工作站和产学研工作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新提升。

  ——教育国际化取得新突破。与欧洲、北美、澳洲、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约50家高校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与交流布局不断优化;与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TAFE)集团合作成立昆士兰学院,开展了15年的办学;与美国布劳沃德学院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访学、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教师比例大幅提高;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不断拓展,规模明显扩大;首届外国留学生顺利毕业。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第六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成立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劳模讲师团,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劳模精神育人体系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取得成果,荣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学生文体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学生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扎实推进。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专题教育、宗旨教育取得实效,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党建工作责任制更加落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稳步推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统一战线工作扎实推进,党外人士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差距与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上还有一些急需突破的问题。一是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总结,办学理念还需进一步适应新常态发展需要。二是对办学定位的认识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还不够明显,服务社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双师型教师还比较缺乏。四是办学空间有限,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不高,教学实践场所与创新创业物理空间不足。

  三、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要求,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更加突出思想解放与理念引领,更加突出办学定位与需求导向,更加突出特色凝练与质量提升,更加突出教育综合改革与依法治校,提升内涵发展。

  (二)发展定位

  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培养掌握职业技能、崇尚职业信用、彰显职业特色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特色本科教育为主体,合理布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高水平国际化高职教育,构建多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总体目标

  建成以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居于上海同类高校前列,特色鲜明和富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

  (四)具体目标

  1.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人才培养工作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加强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本硕衔接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职业教育特征鲜明、行业认可度高、达到国际认证标准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授权领域、应用型本科专业和高水平高职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8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规模达1000人左右,本科生规模达13000人左右,专科生规模达4000人左右;外国留学生规模达1000人次左右;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到6000人左右。本科专业数达到50个左右,高职专业数30个左右。加快发展经济学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布局类型从“特色性”逐步发展为“多科性”。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结题验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大督导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建设服务社会需求的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要坚持应用导向、需求导向,体现办学定位和学校特色。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加大学科建设对教学水平提升的支撑力度。鼓励教师全员参与专业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科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1个学科达到上海市高原学科水平。培育1个省部级学科基地和2个教委级学科基地,建设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平台,培育3个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科团队。年均获批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0篇以上。专利授权数量年递增10%以上,科研经费年递增10%以上,科研项目质量逐年提高。获得5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推进科技创新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加速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提升产学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科技园区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设一批“创客”空间,创业孵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科技园达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大学生创业基地基本标准。50%的企业在技术、成果、人才方面与学科关联。年均4项科技成果实现转让转化。知识服务团队达到5个,技术转移工作站达到8个。面向行业、地区的合作研发机构达到3个,与5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4.建设支撑学校发展的人才队伍

  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专兼并蓄的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重点培育一批在同类学校中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团队和工程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一批以重点特色专业为标志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和重点实验室骨干团队。

  坚持教师队伍优先发展原则,优化编制结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核定编制数的80%以上,各类人才的岗位能力匹配度显著提升。积极吸纳社会化、国际化人力资源,建立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机制。

  学校教职工总量达到1800人左右;专任教师总数达1300人左右,专兼比达到7:3左右;高层次人才新增50人次;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新增400人。具有海外经历(海外学历、海外工作经历、海外访问学者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增至30%;具有“双师”素质(承担应用性科研任务的人员)和符合“双师”结构(具有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实践经历)要求的专任教师比例增至70%。

  5.拓展办学空间,完善功能布局

  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按照校园建设规模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原则,校园土地总面积力争达到1483亩,新增873亩。其中,金海路校区新增200亩,金山新校区新增673亩。

  产权校舍面积新增402000平方米,其中金海路校区现址新扩建45000平方米,新征200亩土地建设生活设施77000平方米;金山新校区高教区新建280000平方米校舍。中职校区建设另外预留土地100亩,具体规划另行制定。

  金海路校区和金山校区定位于学校核心校区。金海路校区承担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金山校区承担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与中高、中本贯通培养教育;宝山、静安校区定位于科创园区、产学研基地和离退休教职工活动基地。

  6.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

  学习借鉴境外应用技术大学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扩规模与上层次、提质量相结合,增强教育国际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办学水平提升。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优化中澳合作项目,扩大中美合作项目,实现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突破,筹划专业硕士中外合作办学。

  加大师生海外交流力度。累计5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海外教学、访学、进修、培训等经历。市级海外名师达15人次,校级海外名师达60人次。累计20%以上的毕业生有海外学习实习的经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有海外学习实习经历的比例达60%以上。

  7.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统筹、服务、监管。整合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化对教学、管理的保障作用,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智慧校园建设打下基础。

  加强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机房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扩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校情分析中心、通知与预警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加强技术防范,确保信息安全。

  四、发展任务与重点工作

  (一)人才培养工作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适度降低工学类专业占比,增强核心竞争力,体现工科见长。适度降低管理学类专业占比,加大经济学类专业发展强度。理学、文学、艺术学类专业规模相对稳定,增强其服务工科、引领工科、融入工科的能力,体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工学类本科专业要面向上海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紧密对接,形成有一定影响的专业群;经济类本科专业要按照多科性学科专业布局的要求,加快发展步伐;文理类本科专业要服务学校整体布局,做强专业特色;艺术类本科专业要抓住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艺术教育品牌的机遇,围绕创意设计,加强专业融合,增强核心竞争力。聚焦重点学科专业,拓展研究生学位点布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能力。专科专业推进结构调整,优先建设适应上海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专业和紧缺急需专业。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传承劳模文化育人传统,完善劳模精神育人体系,提升劳模育人效果。探索完善符合办学定位的生源选拔机制,逐步形成自主测试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合。取得一批高层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3.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建立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联动机制。加强本科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和高职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增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数量。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开展国际专业认证。一批专业通过上海高校本科专业选优评估。

  加强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按照适应需求、突显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新建一批市重点课程、市精品课程和市示范性全英文课程。引进、开发在线课程,建设自主学习平台。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数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强化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教学,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实验实训质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有深度合作内容、有行业特色、有企业参与的校外实践基地。

  5.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教学评估对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依据教育部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定期发布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完善教学督导网络和工作机制,将教学督导覆盖全体教师、所有课程和教学全过程。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实施第三方评估。

  6.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总结完善中高、中本贯通人才培养工作,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发系列教材,出台课程标准,实现纵向衔接、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7.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

  充分利用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积极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工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双导师能力建设工程。

  8.提升成人与继续教育办学水平

  继续支持发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加强办学过程与风险管控,实现办学规范、过程监控、合作拓展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新合作单位、新合作项目和新办学形式。建设3个政府授权的职业技能考试点。大力开拓培训项目,培训和考试服务规模达到8.8万人次。

  9.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力度,推进学生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市级创业工作站、就业创业创新基地以及校级校外就业实践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构建学生创业成果转化与应用平台,构建区域性大学生协同创业创新联席会及创业者联盟。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1.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培育学科,引领和支撑专业建设

  对接上海产业需求,对接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需求,开展培育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文理基础学科,达到支撑工科和服务工科的目标,促进学科生态协调发展。鼓励与企业共建学科基地,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2.围绕科技创新建设重点学科,支撑研究生培养体系

  围绕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求,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取得突破。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支撑研究生培养体系,引领全校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学科品牌。

  3.聚焦特定方向,推进协同创新计划

  按照学科交叉、资源集聚、面向应用的原则,构建学校公共资源平台,引领交叉学科群建设,支撑重点学科发展。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方向选择优势学科引领,以科技开发项目为纽带,集聚校内外学科资源协同攻关,取得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积极参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校级重点实验室、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小镇建设水平。

  4.实施学生科研实践计划

  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长效机制,做到寓教于研,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对来自科研项目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依托校科协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和科技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

  5.实施国际科研合作计划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与海外高校建设联合科研平台,形成开放的科研合作体系。明确访学工作者的科研教学任务和联络任务,确保海外访学进修取得实效。建立与海外高校的科研合作关系,合作申报科研项目或联合建立实验室。

  (三)产学研与社会服务

  1.创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做大做强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提升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为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储备实力,增强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依托静安科技园,创建以工业设计、模具制造与自动化、嵌入式、物流管理为重点的产学研基地;依托宝山科技园,建立以智能制造、新材料应用和机器人应用为重点的产学研基地;依托太仓大学科技园,建立电子商务产学研联盟,共同建设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基地。

  2.拓展创新创业空间

  依托大学科技园创建众创空间,对接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分配机制,支持教师兼职、离职创办科技企业,提高成果转化率。

  3.构建科技成果服务平台

  依托互联网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化管理,构建集科技信息数据库、科技成果测试与评价、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转化和金融与创业人才资源于一体的平台。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开展大数据供需分析,提升科技成果管理水平。

  (四)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分类管理制度

  基于学科专业特点、岗位特征和岗位职责,完善人才资源科学配置机制,实施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晋升,推进人岗适配。

  2.优化教职工薪酬体系

  创造条件为教职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服务,推动学校发展与教职工发展同步同向。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以岗定薪”、“优绩优薪”,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建立投入、成本、成果和效益一体化的评价机制,发挥绩效激励与团队激励的作用。

  3.建立教职员工考核新机制

  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增强考核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切实做到考实、考准。完善二级管理体制,鼓励教学科研单位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方案。强化教学科研单位和团队的考核管理职责。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外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聘用机制,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深入研究应用技术大学兼职教师队伍发展规律,建设一支稳定可靠的兼职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达到专任教师的50%,在质量上满足学科专业建设需要。

  (五)校园基本建设

  1.优化金海路校区空间布局

  在金海路校区现址实施新扩建综合工程,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新建工学大楼,将与工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实训功能相对集中,形成工学集聚区。继续完善生活区设施和功能,新建学生公寓,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扩建学生食堂,增加就餐区域,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餐饮服务。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育人场所。建设面向校内外的劳模博物馆,完善劳模育人体系。

  2.开拓金山校区

  根据金山区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聚集度高、人才需求缺口大的现状,积极争取启动金山新校区建设,推进学校与地区合作发展,优化办学空间布局。规划在金山区枫泾镇国际教育园区征地673亩,配套建设各类教育教学设施,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提升教育综合改革能力、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水平。

  3.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

  规划在金海路校区以南、川桥路以北、西横圩沟以西新增办学用地,建设学生公寓、食堂、后勤附属设施、学生文体活动场所等,完善金海路校区生活设施,改善师生工作学习与创新创业条件。

  (六)教育国际化

  1.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广开渠道,扩大交换生、交流生、海外学习实习、学生竞赛和海外志愿者项目数量,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继续实施澳大利亚TAFE项目,在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上有新突破。深化与美国布劳沃德学院的合作,确保项目高质量运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突破。筹划专业硕士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已有合作办学层次,拓展合作办学领域,引进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和优质课程资源。积极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以及与港澳台、日本、韩国高校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专家、学者来校工作,选派更多的教师进行海外教学、访学、进修与培训。

  3.开展国际教育服务

  用好外国留学生鼓励政策。以对外汉语培训和优势专业、特色课程吸引更多留学生,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发展,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完善外国留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七)信息化建设

  1.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更新网络交换设备,提高网络性能,建立高速、稳定、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新建无线信息点,做到教学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校内师生利用网络从事学习、科研和管理等需要。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

  2.加强数据中心和通用平台建设

  完善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环境。加强通用平台建设。支持虚拟技术、云管理、云存储以及云安全等关键技术,增加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建设师生共享互动平台,提供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的环境。继续加强各级门户网站的统一建设,建立网上办事中心,促进业务整合。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开发综合评测系统。建设校园活动管理系统。完善信息门户建设。建设微信企业号、移动客户端、校情综合分析平台。

  五、组织实施与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围绕服务大局,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人才立校,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决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广泛宣传“十三五”规划,帮助师生员工深入理解规划内涵,形成广泛共识,营造推动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强大合力。推动规划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奋斗愿景,以规划为蓝图,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实现高水平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三)制定规划观察指标,构建规划配套体系

  根据总体规划目标,制定配套的专项规划。把规划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具体化的分目标,组织好分步实施。学校及二级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要与总体规划相匹配,建立可评估、可操作的年度工作指标体系。

  (四)强化监督检查,把握规划实施进程

  落实专门机构负责对规划落实情况的定期分析,增强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监督作用和校友理事会的智囊作用,对规划的实施状况进行定期咨询、指导和评价。

  (五)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规划财力保障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推进开源节流,促进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加强规划实施的财力保障。规范规划专项经费使用,发挥财务预算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确保经费使用科学高效、合理合规。

Copyright©2019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